提到火腿,你的第一反應是哪條腿?宣威火腿、三川火腿、鶴慶火腿…?今天我們介紹的,是《舌尖上的中國》中“一腿成名”的諾鄧火腿。雲南大理雲龍縣諾鄧古村的火腿房裏,掛滿著陳年老腿,它的香氣濃鬱撲鼻,時不時有油滴下。醃漬入味的火腿們安靜倒置近三年,終成一條條品質極佳的生食火腿。
這裏的村民靠天吃飯。古村背麵,一條自然轉彎的河流給山坳裏帶來了良好的氣候條件,山坳裏的氣流、溫度、濕度都極適合火腿的自然風幹和晾掛。雲南大理雲龍縣諾鄧馬金橋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琨斌,參考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經驗,特地為火腿們打造了通風良好,便於涼製的火腿房。
除了氣候適宜,諾鄧火腿的另一法寶便是諾鄧鹽。諾鄧古村至今還沿用著鹽馬古道時期的鹽井,據考證,諾鄧熬製井鹽曆史已有2300多年。
很長時間裏,雲龍縣是大理州貧困麵最大的縣,也曾是國家扶貧攻堅重點縣。由於地處深山,諾鄧火腿一直存在生產無法規模化、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去年,電商平台拚多多在積極參與滬滇幫扶、脫貧攻堅過程中,多次到雲龍縣調研。為協助解決諾鄧火腿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在滬滇兩地政府部門指導下,拚多多捐贈240萬元資金,在徐琨斌位於諾鄧鎮馬金橋村民小組的廠區內設立扶貧車間,幫扶企業投建現代化生產線,助力公司進一步擴大產能,促進本地特色火腿產業升級。預計兩年後,企業的火腿年產量將從目前的兩萬條增至五到六萬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