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漫評|搭乘中歐班列,“洋年貨”拉來別樣“年味”
2024-02-03 09:53:00  來源:環球網  
1
聽新聞

漫畫作者:蔡紫妍

隨著春運大幕拉開,北京站再次上新,中歐班列進口商品保稅店躋身候車大廳,店內陳列著中歐班列運來20多個和地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1000多種“洋年貨”,吸引了南來北往的旅客目光,備受大家青睞。

中歐班列拉近了國人與異國美食的距離,為春節團圓增添“洋味道”。從前無法想象的跨區域運輸,如今已經發生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了。為讓國人不出國門就可以買到世界各地的“土特產”,中歐班列的運輸品類一直不斷擴大,現已由開行初期的手機、電腦等IT產品,逐漸擴大到服裝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等產品,涵蓋了人民生產生活所需的方方麵麵。年關將至,中歐班列更是開始扮演起了“年貨班列”的角色,運來了世界各國的“洋年貨”,進一步豐富國人的節日餐桌,同時也為世界帶去大批的中國年貨,讓全球共享中國“年味兒”。

中歐班列拓寬了亞歐之間的貿易通道,為兩地企業提供了更多商業機會。“比海運快,比空運便宜”,這是“老外”對中歐班列優勢簡潔明了的總結。作為國際運輸服務體係的重大創新,中歐班列運輸價格是航空的1/5,運行時間是海運的1/4,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穩定性高。在運輸具有一定運量規模和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產品上有較大的優勢,因此成為境內外廣大客戶的重要物流選擇。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和標誌性品牌,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8.2萬列、790萬標箱,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7個城市。十餘年來,新時代的“絲路駝鈴”為歐洲與中國的企業帶來多重機遇,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中歐經貿關係。

中歐班列帶動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將各國人民緊密聯係在一起。帕德瑪大橋是連接中國及東南亞“泛亞鐵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交通支點工程。根據孟加拉國官方估算,帕德瑪大橋的通車,推動了孟加拉國GDP每年增長約1.5%,惠及8000萬人口,該國貧困率也將降低0.84個百分點。飛馳在歐亞走廊的中歐班列,不僅促進了貨物的流通,也帶動了眾多城市和國家的經濟發展。一係列跨國家、跨地區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項目的加速落地,為跨境物流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和基礎,也大大促進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

一列列日夜兼程的中歐班列,不僅讓越來越多的各國產品走進中國千家萬戶,也讓“中國製造”在歐洲越來越受歡迎。(劉強)

標簽:
責編:史雪瑩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