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
作者:孫彩紅(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近日,國家數據局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旨在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數據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建設數字政府是關係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政府改革熱點和重點,數字政府建設要在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數字政府是政府在新的經濟社會和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新形態。建設數字政府是政府主動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在複雜嚴峻國際競爭中增強主動權的現實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數字政府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戰略意義更加凸顯。從政府體係內部來看,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升級發展,通過高度融合的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打破數據壁壘,各級政府重塑優化精簡流程,從“最多跑一次”到“高效辦成一件事”,全方位落實便民利企政策,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相關數據顯示,2012到2022年,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國際排名從78位上升到43位,是上升最快的國家之一。從政府體係外部而言,數字政府建設是以新技術手段為基礎回應群眾關切和創新治理方式的重要實踐,是政府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體現,推動政府不斷提高治理效能。
數字政府建設不是單純技術問題,而是由製度、技術、社會等多個層麵或維度構成的係統。數字技術與政府之間存在著相互塑造的雙向作用關係。實踐中得到更多重視的是從數字技術到政府這一方向的作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支撐是建設數字政府的關鍵,驅動著政府職能轉變、機構調整優化以及管理體製改革和運轉協同高效。另一方向的作用也要更加重視,數字技術作用於政府的同時,政府理念、價值取向、權力配置等也塑造著數字技術的適應性,使其更好地為政府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部署、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服務。數字技術內在植根於製度價值、權責關係、經濟社會網絡之中,數字技術邏輯與政府運行邏輯要進行整合,通過政府體製機製改革充分利用發揮數據技術的功能。
結合各地方數字政府建設進展,未來全麵建成符合國家戰略要求的數字政府,要進一步處理好幾個關係。數字政府建設要堅持黨的領導,把堅持黨的全麵領導貫穿數字政府建設各領域各環節,運用數字技術驅動政府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有力支撐。
要處理好數字技術和為人民服務的關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民需求為導向全麵建設數字政府,這是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數字政府建設中的體現。《國務院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2035年數字政府基本建成的主要目標,其中兩個關鍵詞是“敏捷高效”和“公平普惠”,這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價值導向。建設數字政府和數字化治理不以數字技術為中心,而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數字政府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要統籌數字政府發展和安全的關係。避免技術決定論、技術依賴論或技術替代論,因為數字技術在政府體係的嵌入必須考慮經濟、政治和社會基礎。數字政府運行離不開社會,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要以社會的動態穩定秩序為基礎。為此應防範數字技術及其變革對社會穩定發展帶來的風險挑戰,要堅持人民至上,健全法律、製度、管理和技術一體化統籌的數字政府安全體係,有序推進數據資源共享和公共數據資源開放。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31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