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同福利院的孩子們素昧平生,卻因滾燙的愛心組成了一對爸媽+4個娃的“類家庭”,成了一家人——
“一對愛心爸媽+4個娃”,這是南通市的“類家庭”結構組成,這樣的家庭共4個,全部生活在南通市社會福利院的生活區六樓。這些“愛心爸媽”原本同孩子們素昧平生,卻因一顆滾燙的愛心走到了一起,從此成了一家人。截至5日,這4個家庭組建剛好一年時間,孩子們在“新家”裏生活得如何?5日清晨,記者走進其中的一戶“類家庭”記錄他們的生活日常。
清晨6點,當記者叩開1號“類家庭”的家門時,“愛心媽媽”朱明霞半個小時前就已經起床洗漱完畢,開始在廚房間張羅孩子們的早飯了。記者注意到,除了“牛奶+雞蛋”組合外,還準備了白粥、花生米和醬瓜。朱明霞說,前兩樣是每日早餐必備,確保孩子們的基本營養所需,其他的就由她隨心搭配,基本原則即健康、衛生、孩子愛吃。
“今天周末,老大會稍微晚起一些,補補覺;老四才5歲,也起得晚,老二老三過會兒就要起來了。”對於4個孩子的生活習慣,朱明霞非常熟悉,能夠感受到,一年的磨合相處,她已經將這4個孩子視如己出。
“媽……”“媽媽……”7點不到,兩個房間先後傳來孩子的聲音。“海花和夏站起床了,每天都是他倆起得最早,比鬧鍾還準。”朱明霞對兩孩子說,“快去刷牙洗臉,準備吃早飯。”聽到媽媽的聲音,海花和夏站都去了衛生間,10分鍾內,兩人的洗漱工作全部完成。
據了解,夏站今年14歲,患有智障,海花10歲,則因腦癱致右手和右腳不靈活,行動不便。在進入“類家庭”之前,兩人大小便均無法自控,可喜的是,經過一年的家庭式生活,在朱明霞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教授下,如今兩孩子都已經完全“戒掉”了尿不濕。
趁著孩子們早餐的工夫,朱明霞帶記者參觀了他們的三居室套間,家裏的布置已經捎帶著濃濃的年味。客廳一整麵牆上,滿滿記錄著孩子們一年來的成長,最上方的“全家福”合影是上個月剛剛拍攝的,“這已經是我們家的第二張全家福了。”她從屋裏小心翼翼地拿出另一張,透過照片能夠明顯看出,孩子們如今與愛心爸媽更為親近,臉上也開始露出燦爛的笑容,“這一張,是‘類家庭’組建時拍的。按照規定,我們可以把這4個孩子帶到18歲,所以這樣的畫麵太珍貴了,我們也準備以後每年都拍張大合影,記錄全家人的幸福時光。”
忙好了老二、老三,朱明霞走進房間幫老四吳桐穿衣服,“別看她才5歲,自己刷牙、洗臉完全沒有問題。”朱明霞強調,這是組建“類家庭”後,她教孩子做的第一件事,“有了自理能力,以後他們才能獨立生活,父母陪伴的時間畢竟有限,我們要把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教給孩子。”
上午9點45分,朱明霞再次一頭“紮”進了廚房,開始忙著張羅全家人的午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小缺點,這一年來,我們都變得更好了。”采訪中,樂陽偷偷地告訴我們,“海花身上自私的壞毛病,在媽媽這一年的潛移默化教導中慢慢改掉了。”
“樂陽的變化也非常大,學習成績在班裏進步七八名,班主任陳雨華老師也評價,‘這一年來,不僅積極陽光了,而且變得更加自信了。’”朱明霞說,讓她最為感動的,除了“類家庭”裏4個孩子的點滴成長外,還有來自她自身家庭裏兒子、兒媳以及親家的支持。這個月她的孫女剛好滿月,當發現這4個孩子擔心她會離開表現出失落、不安的情緒時,她給了孩子們篤定的回答,“不會離開!媽媽爸爸會同你們在一起,陪伴你們長大。”這也是4個孩子對於2020年最大的願望。
記者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