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常被用來比喻中國的載人航天和載人深潛事業。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奮鬥者”號,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葉聰參與並見證中國深海事業一步步躋身國際領先水平,乘風破浪,不斷實現中國人的“藍色夢想”。
1997年,18歲的葉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他看來,入黨是人生航向的確定,“我希望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為國家貢獻自己。”
2001年,葉聰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畢業,來到無錫七〇二所工作。2002年,“十五”863重大專項——“蛟龍號”立項。第二年,24歲的他成為蛟龍號總布置主任設計師。“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正好身處國家重視海洋時代,人生選擇和國家發展完美契合。”
當時,國內深潛水平不過600米,葉聰連深海載人潛水器都沒見過。為了攻克這個在當時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潛心鑽研,悶頭設計。成百上千次的計算分析後,在沒有母型船借鑒的情況下,他帶領團隊完成了“蛟龍”號各階段最重要的設計圖紙,也憑借熟練的操作技能和過硬的身體素質成為完成深潛任務的最佳人選。
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每一次下潛深度的突破,都展現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2012年6月24日,葉聰駕駛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太平洋馬裏亞納海溝下潛至7020米,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蛟龍”號挺進深藍,意味著“可下五洋捉鱉”的中國夢成為現實,葉聰和深海團隊沒有止步於此。2009年,“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立項研製,葉聰擔任副總設計師和總質量師。“深海勇士”號從材料、工藝和加工環節運用了較多的中國元素,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化和關鍵設備國產化。
10909米!當“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裏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時,舉國歡慶。萬米海底是什麼樣的?葉聰用“妙不可言”形容。這不僅因為見到了常人難見的深海景觀,更是中國科研人從心底湧出的滿滿自豪。
“探索海底世界並非易事。”葉聰坦言,“海鬥深淵中無處不在的巨大深水壓力,是阻止人們探索這些地球上最深海域的首要障礙。”盡管存在挑戰,但葉聰不會覺得苦與累。“當駕駛著參與設計的潛水器出去海試,去到深海平原、海山、熱液、冷泉、深淵時,心裏更多的是興奮和自豪。”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葉聰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說這是載人深潛團隊的集體榮譽。“目前,地球上仍然有人類未曾觸及和認識的深海空間——海鬥深淵,需要我們去探索。我們會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弘揚科學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讓中國龍遊遍深淵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