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騎車人常被裹在“車流”中 嘉陵江東街非機動車道“消失” 為何成了停車位
2020-09-18 09:33:00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徐媛園 戴哲涵  
1
聽新聞

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

從9月初開始,南京市民王先生突然發現,自己騎行至嘉陵江東街西段的時候突然被車輛重重包圍進退兩難,原來該條路上原先設置的非機動車道變成了汽車停車位。他向本報“街區調查”欄目反映,現在人車混行狀況十分危險,如此做法和城市鼓勵綠色出行的倡議有所違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媛園 視頻剪輯 戴哲涵

市民疑惑

非機動車道怎麼沒了?

“我住在附近,之前因為需要送孩子去幼兒園,我是開車上下班的。後來孩子上了家門口的小學,不需要我送了,再加上孩子要求我綠色出行,我每天就騎滴滴共享單車上班,正好也可以鍛煉身體。”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在金融城上班,每天都要騎車去單位。之前單位門前有自行車道,所以即便是時間快到了,她也不怕,猛踩幾下腳踏,很快就順利到達單位。

但就在上上周,單位門前的自行車道被撤了,全部劃成了停車位,道路中間還立起了一排護欄。現在李女士上下班,都“提心吊膽”:“真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生怕被哪邊來的車蹭到了。”盡管如此,李女士還是經常被兩輛在路口等紅燈的車夾在中間。

“其實河西不少路都沒有自行車道,我們走在上麵也是非常忐忑,但這條路因為車流量很大,所以給人造成的壓迫感尤為強烈。”李女士說,不僅如此,因為道路中間豎起了一排護欄,她現在上班,需要先騎到馬路對麵,一直騎到道路盡頭,過馬路後,再騎回單位,不然就是逆行,會被罰款。

“河西幾個片區的金融城裏都各有商業體,很多工作人員中午吃飯、散步都喜歡到對麵溜達溜達。但這樣簡單一隔,就給大家增加了不少麻煩。現在想要步行到對麵,都要走到道路盡頭,過馬路,再走過去。我很想知道,交管、城管部門在增撤交通設施的時候,依據是什麼呢?為什麼不能開個協調會、征求下市民的意見呢?能不能在商業中心的入口處,增設個斑馬線呢?”李女士說。

記者調查: 該路段車流量大,人車混行危險

在接到市民投訴後,記者連續兩周多對這一路段進行了觀察。如李女士所說,這一路段是金融城多家大型機構的停車庫的集中出入口。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大約有三個較大的出入口。平時車流量就比較大,到了上下班高峰,更是十分擁堵。而撤銷了自行車道後,不少騎車人就隻能穿行在機動車中間,就像“玩雜技”,十分危險。

記者在上午11點多的時候從西向東騎行,就和幾位騎車人一起,妥妥地被“夾”在了兩輛機動車中間。當時的確是很怕後麵的司機一不留神,一腳油門,我們幾人會被夾成“肉餅”。而且記者發現,當行人被夾在中間的時候,車子不敢開,行人也不敢騎,通行效率反而比以前更慢。

那麼騎車人多不多呢?記者看到,平時,這條街道上的共享單車,可以從街西一直停到街東,拐個彎,還能停滿南側的橋。不過最近南京在整治共享單車,這種情況有所好轉。盡管如此,記者在非早高峰的時段做了統計,平均一分鍾,就有二十多位騎自行車或助力車的人通過,高峰時期根本“數不過來”。記者也在現場看到,交管和城管部門還特地在人行道上劃了幾乎布滿整條街的非機動車停車位。即便在目前車輛每天需要被收走調配的情況下,車子停得也比較滿。記者也詢問了不少需要騎車接駁或走路上班的市民,大家都覺得,應該設置自行車道,保障非機動車的路權。

交管回應:主要緩解停車位緊張

記者撥打了12345市民投訴熱線,就增撤非機動車道等問題期待相關部門回複。沙洲街道城管科的工作人員表示:停車位的劃定,是城管會同交管部門、停車管理部門共同劃定的。具體城管部門不清楚,需要記者詢問交管部門和停車管理辦。

南京交警四大隊電話回複稱,這條路之前確實有過自行車道,但是現在取消了。原因是在設置了非機動車道後,很多電瓶車根本不從裏麵走,就從外麵走,非機動車道形同虛設。而這條道路上,有很多大型企業,停車需求量很大,因此把部分非機動車道變成了停車位。對於這樣做是否需要征求市民意見,該人士表示據他了解,這個是交管部門管轄內容,應該不需要征求群眾的意見。”

專家意見:應嚴控機動車占道停放

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鬆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沒有禁止在慢車道上劃停車位,但住建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開展人行道淨化和自行車專用道建設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應嚴控機動車占道停放,嚴管在人行道上施劃機動車停車位,已經施劃的機動車停車位要充分研究論證,確有必要的要加強規範管理,影響通行的要堅決取消。

此外,在2019年公安部、住建部《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停車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規定:規範施劃路內停車泊位。要定期分析路內泊位的設置位置、數量等對交通流的影響,一路一策、一位一研,逐年縮減、合理清退。泊位設置不得占用人行道,應保證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的連續性、安全性,不影響步行和自行車的日常出行。“也就是說,總的原則是要保障慢行優先,如果慢車道和停車位發生了衝突,那麼首先應該保障騎車和步行人的通行。”顧大鬆表示,住建部以及各地出台的“慢行優先”政策,與先行法律條款有所衝突,應予以修改。

記者手記:別傷了綠色出行者的心

查詢相關法規,的確沒有要求職能部門在做道路優化前,一定要“征詢民意”。很多事情,尤其是涉及民生的問題,應“謀定而後動。”其實在南京,受城市地形地貌等限製,老城內不少道路都經受著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三重“折磨”。但在河西新城,相對寬敞的雙向六車道,包括交管、城管、街道、停車辦……卻讓不出一個非機動車道,著實讓人費解。民生無小事。希望在這次的“路權”爭奪中,不要因為簡單的處置,而傷了綠色出行者的心。

標簽:
責編: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