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當前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貿易體係正在麵臨挑戰,上訴機構停擺給世貿組織帶來體製性危機。對於迫在眉睫的世貿組織改革,中國等一些國家主張加強其多邊色彩,正確反映全球經濟力量格局的變化;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仍固守單邊主義思維,希望利用世貿組織繼續捍衛自身利益,這違背了世貿組織的原則和全球貿易發展趨勢,損害全球發展中國家利益。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Daryl Guppy)
國際金融技術分析專家
絲綢之路國際商會澳大利亞代表
世界貿易組織一直麵臨著改革的壓力。將於2月底在阿聯酋首都阿布紮比召開的世貿組織第十三屆部長級會議有望為世貿組織改革提供機遇,以對抗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趨勢。
盡管各方關於改革的建議各有不同,但總的來看,這些建議反映出,在營造國際貿易環境方麵,對於世貿組織應發揮何種作用存在兩種不同的態度。
第一種是支持世貿組織,但希望其認識到全球關係的變化,以提升全球南方國家的重要性並促進這些經濟體的聯合。在這一理念指導下,一些國家提議支持多邊解決方案,主張在決策過程中有更大的代表權,以便世貿組織能更準確地反映經濟活動平衡的變化。其中,中國認識到了全球南方國家的重要性,是這種多邊協商方式的堅定倡導者。
世貿組織成立於1995年,其決策機構一直由美國主導,對關鍵職位的任命和議事流程擁有一票否決權。很明顯,美國希望利用其經濟實力建立自己主導的單極世界。盡管如此,世貿組織仍實現了一些重要改變——當然,這些改變基本上對美國沒有什麼不利影響。
許多美國人曾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將助推中國走上美式資本主義和美式民主道路。然而,隨著中國經濟日益強大,中國卻並未變得像美國那樣,這令美國越來越“後悔”當初不該支持中國“入世”。隨著這種不滿情緒的升溫,指責世貿組織的聲音也隨之增加。
由於近年來,美國的單邊主導地位受到了挑戰,因此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對世貿組織抱有深深的懷疑,這就是對世貿組織的第二種態度。從前總統特朗普時期開始,美國一直在努力削弱世貿組織的權力,幹擾其運作。
美國的具體做法包括一係列單邊製裁、非法的貿易保護政策、關稅和補貼,且往往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即便在當前,拜登政府仍在考慮對電動汽車、太陽能設備和非先進半導體進一步提高關稅,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做出決定。無論誰在2024年美國大選中獲勝,都沒有跡象表明這樣的政策會發生變化。
這種美國主導的“改革”理念,旨在確保世貿組織仍是美國對外政策的延伸。美國已經在利用其否決權擾亂世貿組織的運作,最明顯的例子是拖延上訴機構新法官的任命長達四年。這剝奪了所有世貿組織成員依法享有的使用爭端解決機製的權利(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製主要包括兩個階段:專家組階段和上訴審查階段,具有有效約束力,是世貿組織體係的一個基本支柱)。
中國和澳大利亞支持建立另一種替代性的貿易爭端解決機製,雖然有效,但也隻是權宜之計。然而無論如何,這為製定多邊解決方案提供了一個範本。盡管中澳兩國對世貿組織的看法有所不同,但雙方都認識到,世貿組織的運作不應再由美國主導。
為了提高運作效率和擴大影響力,世貿組織應鞏固多邊主義建設,對任何企圖主導其運作的行為堅決說“不”。改革意味著世貿組織必須承認全球經濟力量平衡發生了變化,包括中國和全球南方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增強。
中國已經帶頭提出了擴大世貿組織多邊基礎的倡議。中國指出,需要采取具體行動以解決威脅世貿組織存在的關鍵難題,增強世貿組織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作用,並提高世貿組織的運作效率。
這些改革倡議得到了全球商業組織的認可和支持。國際商會呼籲各國貿易部長重申世貿組織的共同目標,在世貿組織創始原則的基礎上,就世貿組織改革達成一致和全麵的願景,並為世貿組織改革製定一份涵蓋談判、爭端解決以及監督和審議職能的工作計劃。
美國要求修改世貿組織“發展中國家地位”規則,認為目前三分之二的世貿組織成員將自己定義為“發展中國家”或“最不發達國家”,以便獲得特殊待遇並承擔更少義務的做法不合理。
13個成員經濟體呼籲重振世貿組織的談判職能,並指出需要維護和加強爭端解決機製作為世貿組織基本支柱的作用。還有一些國家呼籲更新世貿組織規則,以反映21世紀的實際情況,即需要采取靈活和開放的談判方式來實現多邊成果。
在世貿組織中達成共識始終是一個挑戰,即將召開的阿布紮比會議也不例外。然而,在中國的大力支持下,團結一致的全球南方國家將成為本次會議上的一支新力量,這支新力量標誌著自1995年以來,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
世貿組織改革是必要的,中國支持重振世貿組織活力,以建立一個適應21世紀的開放的多邊貿易環境。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To be fit for purpose"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