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月30日電 據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媒體Louisiana Illuminator報道,當地時間1月26日,一年一度的美國“全國槍支暴力幸存者周”(National Gun Violence Survivors Week)落下帷幕,該活動已經走過了6個年頭。然而,現如今美國每天依舊有120人遭遇槍擊身亡,另有200人遭遇槍傷。2023年,美國每一天幾乎都會發生兩起大規模槍擊事件。
報道稱,美國女性遭受某些槍支暴力的比例過高,並且美國女性死於槍支暴力的可能性是其他高收入國家女性的21倍。數據顯示,每年有超過6000名美國女性因槍支暴力喪生,其中半數以上的死亡為自殺,這其中的大多數是有色人種女性。此外,槍支暴力和家庭暴力的雙重影響對美國女性來說是壓倒性的,尤其是對有色人種女性。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媒體Louisiana Illuminator報道截圖
現年57歲的梅洛迪·麥克法登(Melody McFadden)來自南卡羅來納州,是槍支管製倡導組織“為每個城鎮帶來槍支安全”下屬的幸存者網絡(Everytown Survivor Network)的高級研究員,同時也是一位深受槍支暴力影響的女性。
據悉,在麥克法登17歲的時候,她的母親被約會對象開槍打死。令人震驚的是,那個人是一名非法持有槍支的重罪犯。2014年的時候,麥克法登的侄女又在海灘上觀看遊行時被流彈擊中身亡,而射出這枚子彈的槍支也屬於非法武器。
“我17歲的時候,我的母親生活在家暴之中,虐待她的人當著我3個妹妹的麵槍殺了她,當時我的妹妹們隻有10歲、11歲和12歲。”麥克法登回憶說,“直到她被殺後,我才知道,那個男人每天都在威脅她,還把她的錢和重要的證件藏起來,令她孤立無援。我當時並不知道,他每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甚至會將一把上了膛的槍放在他的餐盤邊。那把上了膛的槍就是威脅。”
“我們並不了解每個人所關著的那扇門背後都發生了什麼,但我們必須清楚,如果槍支存在,就會有人喪命,而這個人通常是女性。”麥克法登說,“母親的死讓我們受到了創傷,這是我們每一天都忘不了的事情。”
談到侄女桑迪(Sandy),麥克法登說她遇難的時候隻有22歲,她就像人群裏的一束光。當時,桑迪和朋友還有家裏的同輩人一起去默特爾比奇海灘看摩托車遊行,一些年輕人打起了架,有些人還拿著槍。他們向人群開槍,這也造成了桑迪的死亡。
“母親被殺時,我們受到了極大的心理傷害,然後我妹妹的獨生女又不幸被槍殺。”她說道,“我妹妹在家庭聚會上淚流滿麵,因為她看著那些有說有笑的年輕人就會想到,她的女兒本來也會像這樣。然而因為一顆子彈,她無法出現在這裏了。”
麥克法登還提到,現如今,南卡羅來納州參議院竟然正在考慮允許無證攜帶槍支。
卡莉·肖爾茲(Karly Scholz)是一位校園槍擊事件幸存者。2018年,當時15歲的肖爾茲在威斯康星州上高中。就在帕克蘭校園槍擊事件發生兩天之後,她所在的學校也有一名學生持槍進入校園並對保安實施威脅,整個學校因此被封鎖。4年後,19歲的她已經是弗吉尼亞大學的學生。當時,該校發生了一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導致學校封鎖了12個小時。
肖爾茲回憶說:“我剛上高中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關於槍支和校園的討論……帕克蘭事件後,人們變得更加警惕,恐懼也增加了。”她還表示,她所在的高中發生了類似事件後,整個學校彌漫著恐懼的氛圍,“我們覺得這種事隨時都可能發生在我們任何人身上”。
來自內華達州亨德森的瑪麗莎·馬拉諾(Marisa Marano)是美國反槍支暴力組織“媽媽要求行動”(Moms Demand Action)的一名誌願者,也是2017年拉斯維加斯一起大規模槍擊事件的幸存者。那起事件也是美國曆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槍擊,造成至少59人死亡,527人受傷。
據悉,這起槍擊事件之所以傷亡如此巨大,是因為槍手使用了撞火槍托(bump stock),能將半自動槍械改造成全自動武器,把半自動步槍改造成每分鍾發射400到800發子彈的全自動武器。
當時,馬拉諾和妹妹一起去了拉斯維加斯的91號公路豐收音樂節(Route 91 Harvest Festival),正當她們沉浸其中的時候,槍聲響了起來,人群四散逃命。
“我記得到處都是特警的警車,然後我們走進家門,我媽媽簡直說不出話來。當我們進門時,她泣不成聲,我也永遠忘不了她臉上的表情。那天,她有可能失去兩個女兒。”馬拉諾說。
她還表示,即便是現在,當她身處擁擠的人群中時,也會感覺心力交瘁。而且,無論去哪裏,她都必須看一下最近的出口在什麼地方。
馬拉諾說:“最重要的是它對我孩子的影響。如今,我的孩子非常害怕很大的聲音,我知道這是受到我的影響。我總是環顧四周,說‘那是什麼聲音’?我兩歲半的小兒子現在也這樣做。”
她表示,“我永遠忘不了91號公路上的聲音,也永遠不會忘記,如果那個人沒有途徑接觸到撞火槍托,他就不可能在那裏快速射擊”,但是孩子們不應該帶著她的那些可怕記憶生活。
“我們不應該這樣生活。”馬拉諾最後說道。
(編譯:高琳琳 編輯:妮思娜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