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第134屆廣交會:彰顯我國外貿韌性與活力
2023-11-06 15:18:00  來源:光明日報  
1
聽新聞

光明日報記者唐一歌吳春燕

11月4日,第134屆廣交會線下展在廣州圓滿落幕,線上平台常態化運行。

在當前全球貿易持續疲軟、外貿承壓前行的背景下,規模更大、質量更優、創新更強的“中國第一展”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一場場交易洽談熱烈展開,一個個訂單簽約接連達成,本屆廣交會上熱鬧非凡的貿易合作景象,呈現出中國與世界經濟交融互動的生動圖景。

11月3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各個展館內仍是人頭攢動,參展企業正抓緊時間接洽商談,境外采購商依然熱情高漲,希望抓住最後的機會再轉轉。

“本屆廣交會人氣超旺,超出我們的預期!我們展位裏十幾張洽談桌幾乎沒有空席的時候,每天都有至少300位采購商來洽談,有的甚至要在展館通道排隊等位。”江蘇興達文具集團董事長宋仕良滿是欣喜,“我們預計將收獲超過200萬美元的訂單。”

主打童車玩具及車輛模型等產品的星輝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以一係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吸引了采購商的目光。“第三期開展4天,我們接到了100多萬美元的訂單。”該公司國際業務部副總監林美兒說,“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升級,市場對產品質量和精細化程度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中國玩具企業擁有跨界創新能力和供應鏈優勢,這是全球采購商最看重的。”

“老廣交”滿載而歸,“新朋友”亦收獲頗豐。“參加上一屆廣交會時,我們結識了一位澳大利亞客戶,如今她已成為公司的回頭客,這給了我們拓展國際市場的信心。”四川俊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俊英告訴記者,“本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明顯增加,開展以來每天都有不少采購商前來與我們交流。目前我們已收到來自韓國、美國采購商約80萬美元的意向訂單,與越南、印度尼西亞以及拉美的客戶也在進一步洽談合作。”

通過廣交會這扇窗,供采雙方都感受到中國外貿的新變化。其中,既有中國製造創新升級之變,也有境外采購商客源之變,折射出中國外貿市場日益多元化的特征。

作為一名“老廣交”,南通鐵人經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璜見證了這種變化:“本屆廣交會人氣旺主要體現在兩個維度:一是境外采購商更多了,特別是歐美采購商增多;二是新麵孔更多了,第三期開展以來我們大約接待了400位新客戶,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采購商明顯增多。”

截至11月3日,本屆廣交會線下參會的境外采購商中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采購商約12.6萬人,占比63.9%,比第133屆增長68.6%。參展企業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采購商線下成交122.7億美元,比第133屆增長2%。

在2008年第一次參加廣交會後,來自俄羅斯的馬克西姆馬卡洛夫就將廣交會視為每年必參加的展會之一。在他看來,很多行業類展會普遍專注於某一領域,而廣交會的展館之大、產品品類之全讓他不虛此行。

本屆廣交會第三期開展第一天,第一次參加廣交會的伊朗采購商巴赫拉姆就看中了湖北洋田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童車,當場簽下8萬美元的訂單,並現場支付了1萬美元的訂金。巴赫拉姆翻開手機的支付頁麵給記者看,笑著說:“來廣交會就像打開了百寶箱,我可以在這裏淘到市麵上很難找到的寶貝,開闊了眼界,收獲也不小,期待以後每一屆都能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參展企業早已“嗅”到外貿出口市場結構的變化,而廣交會已成為企業鞏固老客戶、結識新客戶的重要平台。

洋田公司外貿總經理趙瓊告訴記者:“這幾天我們接待了600多位境外采購商,比2019年增加了80%,‘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采購商占比很大。”為此,該公司細分市場和產品,根據不同市場需求設計研發車型款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出擊,尋覓更多商機。”趙瓊表示,公司通過廣交會獲得了更多客戶和訂單,對第四季度以及明年的訂單量保持樂觀。

第134屆碩果累累的廣交會在羊城明媚的秋日中畫上句號,再次印證了中國外貿的超強韌性與澎湃活力。

《光明日報》(2023年11月06日12版)

標簽:
責編:孟濤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