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日益臨近,為做好展會的電力保障,今年峰會的多個場館,均啟用了眾多智能輔助設備。
今天下午,中國藍新聞記者在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配電房裏,見證了一隻機器狗正巡視一台台配電櫃。
中國藍新聞記者 梁嘉誠:我現在讓它站起來,它的高度及我腰,體重大約140斤,這裏的工作人員親切地稱它為“小黑”,它有一隻特殊的眼睛——是一個紅外測溫探頭,可以在黑暗的環境下進行巡檢作業。
機器狗的鼻子是3D導航激光雷達,嘴巴是避障傳感器,大腦內置了熱成像雙光譜雲台,能進行帶電檢測、紅外測溫、有害氣體檢測等諸多任務。設定好路線後,還能對配電房內1260個巡視點進行巡視。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保電客戶側負責人 王海帆:整個下來的話,大概一個多小時就能完成,一個是大大降低了人工巡檢的工作量,另外一個是檢測的精準度也有所提高。
此外,在烏鎮能源互聯網主題展館屋頂,一架AI無人機緩緩起飛,峰會期間,它將承擔著各場館設施的電力線路巡檢。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電力保障負責人 胡遨洋:不光是成本降低了,第二個可以看的更深入更遠,相比傳統技術手段,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設備健康運行健康狀態。
目前,烏鎮已完成兩個無人機巢、3個無人機固定起飛點位建設,可實現電力線路無人機AI巡檢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