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和評理|言行不一、自相矛盾:美方行徑有悖中美修複關係的共同努力
2023-11-04 10:38: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1
聽新聞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近日訪美,期間會見了美國總統拜登及其首席助手,並與美方就促成兩國元首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舊金山峰會期間會晤達成了一致意見,這些動態傳遞了中美關係“解凍”的訊號。

但就在雙邊關係呈現企穩態勢之際,美方又故技重施玩弄地緣政治遊戲,在台海搞小動作,幹涉中國內政。如此行徑無助於中美雙邊關係改善,更是嚴重損毀美方信譽。

當地時間10月28日在與美國戰略界人士座談時,王毅已經指出,“通往舊金山”不會是一馬平川。實際上,王毅訪美之行剛剛結束,便傳出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近日曾遭施壓,要求其強硬對華態度,並采取行動實施總統拜登對華投資禁令的消息。

今年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財政部對半導體、微電子、量子計算和部分AI係統領域的對華投資進行限製。中國方麵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並已提出嚴正交涉。但美國國會的對華鷹派仍然不肯罷休,稱美國此舉“過於軟弱”,且限製措施“漏洞太多”。

據悉,當地時間10月10日,所謂的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委員會”主席曾致信耶倫,要求其盡快實施對華投資禁令,並“在投資限製指導方針中采用更廣泛的技術定義”。

如今的種種行為,也許隻能證明美方的焦慮,擔心自己在其所謂的“關鍵十年”期限內是否能贏得與中國的競爭,以及要如何贏得這場競爭。但並不是華盛頓政界的所有人都認為,美方這種過於寬泛的投資限製措施不會傷及自身。華盛頓在台海頗具冒險性的行為,也隻會挑起衝突,美方在其中不可能毫發無損。

中美關係的未來,必須是雙贏合作、公平競爭的未來,否則,未來也就無從談起。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11月3日社論

原標題:Doublespeak, contradiction at their worst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編譯:塗恬 編輯:李海鵬

標簽:
責編:陳康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