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240612174802.jpg
【暖新聞】不願向命運服輸!視障男孩坐在講台邊圓了大學夢
2020-09-14 09:45:00  來源:中國徐州網  
1
聽新聞

◎文/圖 徐報融媒記者 吳雲 見習記者 吳浩然

9月10日,19歲的徐州男孩蔣佩文收到了長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十年寒窗有多苦,對於蔣佩文來說,體會比一般人深刻。蔣佩文是個視障男孩,佩戴800度近視眼鏡視力仍然達不到0.1。從上幼兒園起,就經常帶傷回家,小學和初中階段,他的課桌一直與講台平齊才能看見黑板,而高中階段更是他獨自在青島盲校完成了學習。

“不放棄、不服輸”,是父母、師長對他的共同評價。如今的蔣佩文,不僅成績優秀、生活完全能夠自理,而且可以照顧他人,成了家人的驕傲。

學習捏麵人。

被判“幾乎全盲”,每天帶傷回家

9月11日,在國基城邦蔣佩文家中,父親蔣先生讓兒子拿出長春大學錄取通知書,指著“特殊教育專業”說,這個專業是師範類,兒子和那些視力正常的學生一起接受高等教育,畢業後的工作是教育特殊兒童。

“作為視障者,我特別了解那些孩子的心理和需求,非常想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清瘦斯文的蔣佩文說。

蔣佩文的成長道路極其艱辛。

2001年5月因意外7個月早產,在保溫箱裏睡了一個多月,半歲以後又進過幾次高壓氧艙。但小佩文長到七八個月以後,母親發現他跟其他嬰兒不一樣:拿玩具哄他的時候,視線不跟著玩具走,做動作逗他也逗不笑,而且經常把手拿到貼近眼睛的地方看。一歲以後開始學走路時,他總是小心翼翼不敢挪步,直到20個月大時才學會走路。

3歲時,佩文能認視力表了,蔣先生夫妻帶他到醫院檢查,專家說:“這孩子幾乎是全盲,你們還是再要一個吧。”夫妻倆不死心,又跑到北京的醫院,得到的結論仍然讓人絕望,“視力隻能這樣了,沒有幹預的希望了”。

更讓蔣先生揪心的是,小佩文還伴有眼球震顫,看東西是晃動的,就像坐在汽車裏一樣。

小佩文戴上了800度的近視鏡,但視力仍然不到0.1,隻能看到大致的輪廓。進了小區附近的幼兒園,因為眼睛看不清,他總是把玩具拿到貼著眼睛的地方玩,別的小朋友認為他在搶玩具,經常鬧矛盾,幾乎每天都帶傷回家。但媽媽問他第二天還去不去時,他總是倔強地說“去”!

坐講台邊上課,做事從不服輸

幼兒園以玩樂為主,老師照顧得也很周到,小佩文算是平穩度過。但進入小學,各方麵的壓力就來了。

第一次入學麵試,6歲的佩文因為不會20以內加減法沒有通過,雖然幼兒園也教過,但他看不清黑板,無法學習。回家後,媽媽楊女士每天掰著手指教他,第二次麵試時順利通過。

一年級的第一個學期,小佩文僅靠聽覺進行學習,在學校走路經常摔倒。期末考試別的小朋友都是90多分甚至滿分,而他語文和數學都考了30多。班主任很為難,幾次找到楊女士,勸她把孩子送到特教學校去。

楊女士是一名中學老師,工作單位在老家安徽碭山縣。本來她想著讓孩子在徐州接受良好的教育,但視障卻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鴻溝。夫妻倆幾番商量,決定把兒子帶回老家的農村小學試試。

“沒想到,小佩文在農村小學適應得特別好。”蔣先生說,因為大部分孩子都被送到縣城讀書,佩文去的村小一個班級隻有10名學生,老師對他特別照顧,將他的課桌放在與講桌平齊的位置,而且刻意把字寫得很大,小佩文上課再也不擔心看不清黑板了。

從小就不服輸的性格,讓蔣佩文做什麼事都不甘落後。他愛看書,知識麵很廣;他喜歡畫畫,媽媽擔心傷眼睛不讓他畫,他就在地上畫、門上畫;上二年級時在姥姥家看到表哥表姐都學會了騎自行車,他也要學,但姥姥不準,他就每天放學後偷偷學,不知摔了多少跤、撞了多少回。兩個星期後,蔣佩文終於學會騎自行車,全家人又驚又喜。

蔣佩文非常喜歡看書。

轉回普通中學,淩晨“聞雞起舞”

小學畢業後,蔣先生擔心兒子適應不了緊張的中學學習,打算將他送到徐州特教學校,“我當時覺得他反正考不上大學,不如學點按摩之類的技術,將來能夠自食其力。”

在特教學校的入學考試中,小佩文的成績讓老師非常滿意,說是這幾年來收到的最優秀的一名學生。開學僅僅4天,有一位老師就給蔣先生打來電話:“佩文語文成績完全能夠達到正常中學學生的水平,建議他到普通初中就讀,去考青島盲校,然後再考大學。”

小佩文的命運就此改變,青島盲校成了他奮鬥的目標。小佩文回到碭山繼續讀初中,而且是住宿生,學會了生活自理。老師依舊將他的課桌單獨安排在講桌旁邊。在宿舍裏,沒有鬧鍾沒有手表,他每天自己淩晨五點半就起床背誦,夜晚十點半以後才上床睡覺。

雖然眼睛看不清,但他跟同學一樣每天出操、上體育課。有一次在體育課他被同學絆倒了,手指甲都被掀掉了,他愣是沒給父母說。蔣先生周末到宿舍看他時,發現了一箱同學家長送的奶,才知道真相,心疼得要命。但小佩文卻若無其事地說:“沒事,當時就到醫務室包紮過了。”

青島盲校是一所公辦特殊教育學校,不但食宿全免,而且每學期發放1200元補貼,麵向全國僅招生24人。2016年,初中畢業的蔣佩文第一次去青島盲校參加考試時,看到很多來自各地的盲童多才多藝,感覺到了自身的差距,以20多分的差距名落孫山。但他沒有放棄,回去又複讀了一年,第二年以超過分數線20多分的成績被錄取。那一年,他16歲。

獨自青島求學,往返全靠自己

去青島求學,自強的蔣佩文隻讓爸爸送了一次,後來全靠自己摸索。

“爸爸你看,你送我一次來回車票加住宿要花上千元。我就是從火車站打車去學校,也隻要100元。”佩文的一筆賬算得爸爸媽媽心服口服,心中萬般不放心,但也還是千叮嚀萬囑咐讓他自己去了。

可蔣佩文哪裏舍得打車啊,節儉的他一學期500元零花錢都花不完。第一次獨自返校,他花了整整一上午的時間才摸出青島火車站,然後拿著一隻小望遠鏡辨認公交車的線路,終於踏上了去學校的公交車。事後他對爸爸說:“我一定要把火車站摸熟,還要在這上三年呢。”

在青島盲校,視障孩子都有大字教材可以使用,考試的卷子字號相當於3號字。全盲的孩子則使用盲文。老師們特別認真負責,對學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我們的班主任姓肖,我們都喊她肖媽。”蔣佩文說。

盲校的課程設置與普通高中一致,疫情期間也是居家進行線上學習。但蔣佩文在家學習也沒有絲毫放鬆,每天起早貪黑複習功課,從不需要父母督促。課堂筆記記得工工整整,經常受到老師表揚。喜歡畫畫的他,經常在筆記本上作畫。

有心人,天不負。6月份是特殊教育學校高考的日子,蔣佩文所報的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專業隻收4名視障者,當時有幾百人去報考,最終他以338分的成績被錄取。

學麵塑學日語,想做文化使者

高考後的蔣佩文,將自己的暑假安排得充實而又有意義。

他拾起對藝術的愛好,拜徐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程友真為師,開始學習麵塑,成為他的關門弟子。僅僅半個月的時間,他就能捏出栩栩如生的作品,而且經常會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改造,比如在綠葉上捏出一隻毛毛蟲,或者將仕女的發髻改成長發披肩,老師誇讚他有靈性、學得快,而且敢於創新。

閑暇時間,他還利用手機上的軟件自學日語。因為他了解到長春大學與日本交流很多,他將來打算考研並出國留學,希望能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日本傳播中國文化。

假期在家,蔣佩文心疼父母上班辛苦,包攬了很多家務活,做飯、洗碗、拖地,還負責照顧弟弟的生活。幹活的時候為了看清,腰都彎成了90度,但他覺得很開心。

“兒子小的時候,有人擔心這孩子會是我一輩子的負擔。我都沒想到他這麼自強,考上了本科,而且自理能力非常強,有夢想有規劃,超過了很多身體健康的同齡孩子。”蔣先生欣慰地說,有時候逆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反倒是一筆財富,所以說無論遇到什麼困境,都不要輕言放棄。

標簽:
責編:王迅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