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擔任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黨委書記近20年的鄭翔始終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上。
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和諧示範社區、全國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全國文明社區、全國五四紅旗團委,鄭翔把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這個揚州最大的拆遷社區建設成為了組織認可的標杆社區、群眾滿意的幸福社區、遠近聞名的明星社區。二十年如一日,她用實際行動始終踐行著擔任社區工作時許下的誓言。她本人也榮獲“全國小巷總理之星”“全國模範小巷總理”“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百姓的幸福值得一輩子付出
2002年9月,38歲的鄭翔通過公開競聘成為揚州市廣陵區文峰街道寶塔社區黨總支書記兼社區主任。“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一定要讓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過得好。”走上社區崗位第一天起,鄭翔就立下誓言。
2005年,廣陵區成立文昌花園社區。這是揚州市最大的拆遷安置小區,集中了3750多戶拆遷安置家庭。地偏人雜是非多,“燙手山芋”交給誰?組織上想到了鄭翔。“黨的人,要聽黨的話。組織信任,有什麼理由推三阻四?群眾需要,有什麼理由挑肥揀瘦?”從此,鄭翔從寶塔社區來到文昌花園社區,成了每天穿越大半個揚州城的人。她暗暗下定決心“隻要有黨的堅強領導,就算一輩子撂在社區,再硬的骨頭我也要啃下!”
深入千家萬戶是她做的第一件事。居民白天沒人,那就摸黑上門;平時忙於工作,那就周末拜訪……一年多,她寫下了10多萬字戶情資料,戶戶製表、幢幢立帳、樓樓建檔。為讓群眾“找得到”,她製作了4000多張印有自己手機號的聯係卡。“有事找鄭翔”成了社區耳熟能詳的話。
“小到勸導兒女盡孝,大到改善社區環境,隻要有人需要,鄭書記都會認認真真、盡心盡力去辦。可以這麼說,鄭書記為這個社區做得太多了,再多的讚美也不夠。”說起鄭翔為社區的付出,文昌花園社區居民張同元眼睛裏閃爍的都是感激。
今年3月2日,記者見到鄭翔時,她正在社區裏的九如城康養中心內忙前忙後,臨近飯點,鄭翔招呼著老人們來到餐廳準備吃午飯。土豆燒雞、獅子頭、菜湯......可口的菜肴讓老人們吃得十分開心。“大家最近吃得咋樣,生活上還有哪些需要?都可以跟我說。”握著老人們的手,鄭翔不住地詢問道。
文昌花園社區老年人多,僅空巢老人就有170多位。在鄭翔推動下,2011年率先辦起了揚州第一家社區托老所。2013年,社區將家庭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和異地養老相結合,將居家養老延伸到半托養老和全托養老。10大類50多項無償和低償服務,8名持健康、上崗雙證的專業服務人員24小時服務,35家社會組織不定期開展活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安享“住在自家、活在社區”的幸福晚年。
群租房安全隱患排查、違章搭建整治、停車位合理施劃……2020年5月,鄭翔強化網格化管理和服務,拓展“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社會治理模式,創新“紅色網格”,把消防、城管、公安、律師等請進網格,形成“黨建引領、一網統籌、全域覆蓋”格局,以“網格+各類服務”破解各種“疑難雜症”。
文昌攝
心裏裝著居民們的飯碗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她組織各種技能培訓,運用各種社會資源,幫助居民充分就業。2008年,鄭翔積極發動社區黨員中的致富能手,實施“家門口飯碗”工程。
居民李樹香站出來了,承接剪線頭、做玩具的手工活。一開始,生意不好,活不好接。為了拿下一個訂單,鄭翔曾騎著電動車、冒著大雨趕赴十幾公裏外的拖鞋生產廠家。到了廠裏都站不住了。廠方知道來意後,拍著胸脯說:“就憑你這種精神,我們也會長期合作。”就這樣,很多“家門口飯碗”訂單被她“搶”了下來。
“厚著臉皮、磨破嘴皮、餓著肚皮、跑爛腳皮”,靠著她的“四皮精神”,“家門口飯碗服務社”穩定安排400多名居民就業,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失地農民周壽雲年齡偏大、缺少技能,想出去找份零工,卻又放不下重病的女兒,社區及時幫扶她,使她每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又能照應女兒。常年緊鎖的眉頭舒展了,周壽雲說:“社區幫我們找到的金飯碗,沉的很、摔不破!”
幸福美滿的好日子,一個都不能少。鄭翔辦起了“慈善超市”,貨架上放滿了大米、衣被等各種生活必需品。超市的資金來源於“財政貼一點,企業讚助一點、社會捐一點”,困難戶們憑“救助卡”,每個月都能免費獲得生活必需品。
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做社區工作不容易。鄭翔總是跟身邊同誌講,“讓千家萬戶切身感受到溫暖,才會願意支持社區工作。”
居民“議”出好結果
“為群眾辦事,要聽群眾評價。”2014年3月,文昌花園社區成立“社區治理委員會”,黨委會、居委會、警務室、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等對重大事項共同商議。社區還以網格為載體,建立了“網格長+樓棟長+誌願者”的服務網絡,群眾遇到困難,無論聯係上誰都能第一時間解決。
小區東門院牆邊的幾棵楊樹,一到春季,楊絮飛舞,有居民提出砍,有居民建議留。2020年8月,民主議事會開到現場,城管、綠化、居民等代表一同商討根治“楊絮病”,最終達成共識。網球場塑膠跑道鋪裝、公共廁所改造、老年公寓建設……這些工程都是居民們“議”出來的結果。
民事民議民受益,民事民管民滿意。每個季度,鄭翔都帶領社區工作者走上講台,向居民彙報。社區中心廣場的“陽光五務”公開欄上,社區黨務、居務、事務、服務、財務等內容及時向居民公開公布。多年不斷推進和完善,社區建立健全了以居民代表大會、協商議事會、業主委員會、民情懇談會、專題聽證會等為代表的居民自治組織體係。
文明社區敢首創
“社區拆遷戶多,外來人口多,文明創建更要走在全市前列。”鄭翔帶領社區一幫人把文昌花園社區也成了遠近聞名的文明社區、花園社區。
印染廠宿舍僅有兩棟居民樓,屬於自治小區,三道圍牆長期破損,居民意見很大。2020年9月,鄭翔多次走訪,征集民意,對三道圍牆集中整治,通過牆麵彩繪,圖文並茂地展示家風家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灰暗的水泥牆披上了漂亮的“花衣裳”,成為一道文明走廊。
這樣的“好風景”,在社區還有很多。每逢國家大事、地方喜事,鄭翔都會組織社區居民自辦展覽。2018年11月,社區“改革開放40年實物展”展出了1000多件老物件。
為民育民,見效長效。“鄭翔社區工作法”等經驗在揚州全市推廣,在全國各地作報告30多次;“一核三環”標準化治理模式引導多元主體參與基層治理……鄰裏服務中心、民情懇談室、廉政微講壇、社區工療站、心飛翔工作室等等,20多項首創之舉,社區新風撲麵。
小社區,大舞台。對黨忠誠、為民負責,她傾盡一生書寫赤誠,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黨員幹部的使命擔當。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羅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