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西交利物浦大學本科生團隊再獲iGEM國際大賽全球金獎
2021-12-01 16:48: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袁濤 王璐謠 石露芸  
1
聽新聞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在日前落幕的2021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中,由西交利物浦大學七位本科生組成的代表隊從全球343支參賽隊中脫穎而出,斬獲金獎。自2015年首次參加該項賽事以來,西浦本科生團隊已累計獲得三次金獎、三次銀獎。

iGEM是全球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賽事,2003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起。在全球範圍內,本次比賽共產生了169個金獎,101個銀獎,50個銅獎,中國地區今年有共153支隊伍參賽,並產生了82個金獎,43個銀獎,21個銅獎。

今年的西浦獲獎團隊由生物科學、生物信息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組成,從跨學科的角度提出了對定量檢測食品中細菌的方法,並對其原理進行了充分驗證。西浦慧湖藥學院的韓國霞博士、理學院的孟佳博士以及實驗室老師們在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方麵為團隊提供了支持。

西浦獲獎團隊。西浦供圖

團隊成員陳力哲介紹道,“iGEM要求我們完整的使用工程化手段,通過設計構建測試到實驗反饋的多次迭代,設計和創造出功能性的生物係統。在今年的比賽中,我們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尋找合適的生物工具,在計算機建模的基礎上進行生物實驗。”

“當時選擇題目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則關於食品安全的新聞,人們在食用了一種名為‘酸湯子’的小吃後食物中毒。同時我們發現在社交媒體上,食品安全是十分受關注的內容。”隊長韓欣研說,“我們希望借助這個科研項目,更好地了解食源性疾病以及導致疾病的細菌類型,對現有的常用檢測手段和還沒有被關注到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

小組成員使用噬菌體作為檢測探針,無細胞係統作為半定量信號發生係統,用熒光強度表示細菌數量的範圍,來檢測食物中的細菌數量是否超出國家標準。

西浦供圖

團隊成員楊書淮解釋道,目前市場上使用的食品檢測方式存在檢測時間過長的問題。“以往的檢測手段是通過細胞增殖來進行信號放大進而達到定量細菌的目的,周期較長;而我們依靠無細胞係統進行細菌定量,隻需要2-3個小時便可以觀測到表示細菌數量範圍的半定量信號,即使加入上遊的噬菌體識別和裂解細菌的時間,整套係統也能在6-7小時內完成細菌定量檢測,較好的時效性可以作為一種初步篩查的手段。”

“此外,以往的檢測手段需要人為判斷細菌量是否超過閾值,而我們的係統可以將超過閾值和沒有超過閾值的細菌量轉化為特定的兩種信號(有或沒有熒光)來輸出檢測結果,省去了人為判斷的過程。”他說。

在參賽項目中負責社會實踐部分的楊翊偉談到,食品安全不僅是市場監管部門關注的問題,大眾也需要清楚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們麵向大眾開展了一係列科普教育活動,在蘇州青少年科技博物館、翰林小學舉辦科普講座,普及食源性疾病的知識。”

西浦供圖

受疫情影響,團隊成員在研究過程中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挑戰,特別是從海外渠道購買的實驗材料無法按時到達,影響了已經規劃好的實驗計劃。

“一方麵,我們對方案進行調整,把部分實驗換成計算機建模的方式;同一時間也在國內尋找可替代材料,推動重要的實驗進程。”隊長韓欣研說。

“在比賽過程,我們了解到,需要不斷和外界交流,去調查真實存在的社會問題,收集反饋並對實驗進行迭代,而不是閉門造車。通過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能完善思考問題的方式,提升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韓欣研總結道。

(記者袁濤 通訊員王璐謠 石露芸)

標簽:
責編:袁中江 袁濤
上一篇
下一篇